堅決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是黨中央向全國人民作出的鄭重承諾。湘陰縣政協積極響應省市政協的號召,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舉政協全力助推各項扶貧政策、措施的落實落地。5年來,縣政協組織開展了多次扶貧專題調研、協商、視察、監督等活動,并以“雙助雙行動”、“三進三助”、“三個一”扶貧行動、助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百戶”幫扶行動等為抓手,發動廣大政協委員助力脫貧,為湘陰縣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此過程中,涌現出一章章溫暖人心的委員幫扶故事。
5年引領30多名貧困戶創業興業的傅立新
“這么高的溫度還能提著鏟子鏟豬糞,這樣幫扶你的人心里也舒服嘛,看到你的行動了。”在樟樹鎮農家新村貧困戶殷國柳家中,傅立新不斷鼓勵他以務農為榮,以脫貧為榮。
殷國柳患有深靜脈血栓栓塞,務農務工都很困難,加之妻子精神殘疾、兒子在讀小學,生活十分艱辛。在今年四月的同心精準結對行動中,傅立新與殷國柳結成了幫扶對子,之后幾乎每半個月,傅立新都要來看望他,為他講述自己艱辛創業和成功后的喜悅故事,引導他一定要通過勞動致富,并為他制定養殖雞鴨生豬的脫貧計劃。
在傅立新的鼓勵下,殷國柳養了40多只雞、50只鴨、3頭生豬,還種植了不少蔬菜,并立下脫貧志向,他的辛勤勞作換來傅立新更加實實在在的幫扶,傅立新介紹許多長沙朋友來殷國柳家中購買土雞土鴨和牲豬,還把他種植的新鮮蔬菜全部收購入企業食堂,這讓殷國柳不僅嘗到勞動帶來收益的甜頭,更樹立了脫貧致富的信心。
幫促產業發展,資助寒門學子,幫扶產業務工,在傅立新5年的脫貧工作記錄中,還有著像幫扶殷國柳這樣的30多個這樣的動人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蘊含著他的心血和真情。不僅為貧困戶個人脫貧出智出力,傅立新還積極幫助貧困戶抱團發展產業。湘陰縣樟樹鎮祥源村產業扶貧基地去年三月成立至今,創收約40萬元,惠及該村貧困戶50戶131人,承載著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殷殷希望,而這處扶貧基地最大的客戶便是湖南元亨科技湘陰分公司食堂。
今年疫情好轉復工復產后,湖南元亨科技湘陰分公司接到的訂單多似雪花,即使廠區加班加點,人輪休、機器不休都無法滿足訂單需求。就是在這樣的忙碌生產中,傅立新仍然每周都要抽出時間參加脫貧攻堅。“這是委員職責,我沒有任何理由推諉退縮。”傅立新說。
以改“標簽”為樂的陳波
鶴龍湖鎮扶貧辦內有6組被全鎮935戶3142人的貧困人口材料裝得滿滿當當的檔案柜。三年前,該鎮政協聯絡辦主任陳波接手負責脫貧工作,全力為貧困戶謀生活改善,找脫貧路子,為的就是將每一戶的標簽從未脫貧改為已脫貧。
“四年前我還是一無所有,人家說是家徒四壁,我四壁都是別人的,現在就大不同了,房屋新建,裝修也搞了、超市物品柜臺齊全,我完全滿足了”。鶴龍湖鎮聯星村貧困戶曹亞安驕傲的亮成績、曬幸福。
曹亞安與妻子周群均屬肢體殘疾,幾乎沒有勞動能力,更沒有收入來源,想擁有一個能遮風避雨的住所都成了一種奢望,其成績十分優異的女兒曹佳文一度產生退學務工的想法。陳波得知情況后,不斷鼓勵曹亞安夫婦樹立脫貧信心,曹佳文安心讀書,相信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一定能度過難關。他積極爭取各項扶貧政策,盡可能讓他享受異地搬遷扶貧、醫療、教育、產業等多重扶貧紅利,如今曹亞安一家住進了新房子,有了固定的分紅收入,甚至還開了一家小超市,女兒曹佳文更以優異成績被湖南農大錄取為全日制本科生,曹家人的生活從此充滿希望。
可一家脫貧僅一家歡喜,如何能讓更多貧困戶穩定脫貧?陳波最先想到的便是讓貧困戶搭上產業扶貧的快車,他依托鶴龍湖鎮年綜合產值10億元以上的優勢蟹蝦產業,積極推動全鎮貧困人口以政策扶持、土地入股、勞務增加、企業帶動等模式參與進來,讓符合條件的753戶2549名貧困人口年人均增收1000多元。同時,陳波還充分利用湘陰縣政協委員身份,想方設法引委員企業的優勢產業落戶鶴龍湖鎮。2018年,湖南中麻科技有限公司的苧麻種植產業吸引了陳波的注意。
“說來也巧,我和陳波主任一起在政協開會,當時我有意向發展這個苧麻產業,正在找地方,陳主任知道后,就積極推薦我到鶴龍湖鎮新河村考察。” 湘陰縣政協常委,湖南中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宏亮說。
在陳波的促成下,湖南中麻科技的苧麻基地2018年底正式落戶鶴龍湖鎮新河村,現已種植1000余畝苧麻核心基地,在建10000畝高產麻園,年產值達億元,像這樣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一年用工數百、派發工資一百余萬元,其中百分之三十左右是扶貧對象工資,該公司今年三月更獲得省級扶貧龍頭企業稱號。“老陳,中麻立足鶴龍湖后,一定全力以赴助貧脫貧,幫助更多人脫貧。”兩位政協人牽手相伴,共話脫貧。
陳波的三年扶貧路,鶴龍湖鎮935戶3142人貧困人口脫貧831戶2777人,陳波當初接收的6組資料柜資料絕大部分已由貧困戶標簽換成了已脫貧標簽。而對于這份成績,陳波卻總覺得做的還不夠。“我將以更大決心、更強力度,堅定不移地完成脫貧攻堅工作任務,精準施策鞏固脫貧攻堅工作成果,為鶴龍湖鎮脫貧攻堅工作作出應有的貢獻。”他鏗鏘有力說道。
貧困戶的貼心人甘雅琴
“媽媽,雞蛋甜,鴨蛋腥,什么時候改吃雞蛋啊?”面對11歲女兒胡果果的低聲呢喃,湘陰縣政協委員甘雅琴看著家里的數十個鴨蛋,耐心的跟她說起自己的扶貧故事。“石塘鎮朝陽新村有個叫蘭志平的伯伯,他養了好多好多小鴨子,生了許多許多鴨蛋……。”
甘雅琴是湘陰縣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該單位核定編制和實際工作人數均只有4名。在今年四月科協要向對口幫扶的石塘鎮朝陽新村派駐駐村一書記時,她毫不猶豫接下擔子,向單位黨組和駐村辦保證一定搞好扶貧攻堅工作,完成工作目標。
入村后,工作難度比她想的更大,有些貧困戶家庭不清楚自己享受了哪些政策,扶貧資料不齊全、有些沒有及時更新。雷厲風行的甘雅琴迅速理清思路,第一件事就是聯系該鎮鎮村干部討論解決方案,決定最快時間內把51戶貧困戶健康扶貧、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社會保障等享受政策分門別類用一張紙列舉,而后對該村貧困戶一家家一戶戶上門,和每戶貧困戶的明白折、直補卡核對確認。僅僅三天,朝陽新村所有扶貧臺賬資料煥然一新,貧困戶多年的疑惑也都在一張小卡片上寫的明明白白。
之后,甘雅琴帶著感情走訪,深入了解每家每戶的基本情況,與他們說心里話,談發展思路。也是在這樣堅持不懈的走訪中,甘雅琴與貧困戶關系越來越近,誰家的房子漏雨,誰家的農副產品賣不出去,誰家有人得病住院了,大伙有什么問題總愛先請教這位干事雷厲風行,說話擲地有聲的一書記。前不久,脫貧戶蘭志平家鴨蛋滯銷,讓這位50多歲的農村漢子又急又愁,甘雅琴得知情況后,一面想方設法幫他賣出部分鴨蛋,一面向科協求助如何保存和深加工鴨蛋技術,四五天的時間就幫助他將滯銷鴨蛋銷售十之八九,剩余部分甘雅琴還瞞著蘭志平,自行買下。
在朝陽新村幫扶的四個多月時間里,甘雅琴總覺得對孩子胡果果很有虧欠,“果果以前門門功課90分以上,但這次畢業考上卻遭遇滑鐵盧,兩門都沒上90分。”我對自己說,再用心點吧,女兒會感受到我的關愛的。“媽媽,故事里的蘭伯伯勤勞致富,果果也要好好學習,認真讀書。”母女倆都笑的很開心。
湘陰縣科協人員少,辦公經費也不多,甘雅琴每次“回娘家”,還總不忘為朝陽新村爭取一些后盾單位資金。“科協是我最強大的后方,這2萬元專項扶貧經費我一定用好用活。”甘雅琴說。帶著科協撥款購買的辦公用品回到村里,她信心更堅定。“雅琴以前最愛美,現在瘦了也黑了,但我打心眼里佩服她。”同為科協副主席的李艷說。
蔣宏亮、陳建美等委員企業家吸納貧困戶就業158人,黃佳麗、劉業亮等委員支助168名貧困學子上學,周鑫、甘海波委員帶領樟樹鎮102戶貧困戶種植樟樹港辣椒脫貧致富,204名委員組成76個幫扶小組結對幫扶鞏固76戶貧困家庭,吳鋒、伏特奇等鄉鎮政協聯絡辦主任勇挑脫貧攻堅工作……在湘陰政協“大家庭”里,各級組織及委員在各自崗位上扶貧幫困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大家積極探索新方法,加大幫扶力度,用心用情溫暖貧困群眾,不斷為我縣扶貧工作貢獻強勁的政協智慧、政協力量。
“主動參與,勇于擔當,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干出政協工作的新樣子,彰顯政協的新擔當、新作為。”在決戰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湘陰縣政協主席周義軍誓言崢崢。(蘇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