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省政協常委、農業和農村委主任曹英華率調研組來湘陰縣調研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長江干支流沿線治污治岸治漁、優勢特色產業培育發展和政協工作開展情況。市政協副主席方爭奇,湘陰縣縣長李鎮江、縣政協主席周義軍,副縣長余建新、縣政協秘書長易宇鋒等陪同。
調研組一行先后來到虞公港碼頭、文星街道退捕漁民轉產轉業示范點、鶴龍湖鎮新河村蟹蝦養殖基地和瓦窯灣社區委員工作站進行了實地調研。
在虞公港碼頭,曹英華詳細了解了碼頭的區位條件、整體規劃、推進情況,并聽取了洞庭湖湘陰水域矮圍整治和橫嶺湖歐美黑楊清理工作匯報。曹英華指出,湘陰虞公港有著獨特的區位和發展優勢,對填補長株潭地區缺乏深水碼頭短板,推動形成全省全面開放新格局具有重要作用,湘陰要加強對接溝通,爭取項目早日實施。
在文星街道退捕漁民轉產轉業示范點,曹英華查閱了退捕漁民工作臺賬,實地了解了其再就業情況。曹英華表示,湘陰退捕漁民轉產轉業工作開展卓有成效,形成了一系列可借鑒的經驗。后段,要繼續聚焦退捕漁民再就業,確保漁民“退得出、穩得住、能小康”。
“社區政協委員工作站發揮了哪些作用,開展便民服務遇到哪些困難?”曹英華在瓦窯灣社區邊走邊看,不時就具體問題詢問社區干部。據了解,自2017年以來,縣政協按照以點帶面、逐步推進的原則,已在全縣建設了20個鄉鎮(社區)委員工作站和6個委員工作室,真正打通委員聯系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有力提升了民主協商的質效。曹英華對政協委員工作站(室)建設給予了高度肯定,并強調,要堅持服務大局,做到情系民生,把委員工作站(室)作為委員密切聯系群眾、傾聽民聲、反映民意的重要平臺,在進一步擴大民意渠道、實現社會穩定上發揮積極作用。縣政協主席周義軍表示,湘陰將以此次調研為契機,聚焦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和基層社會治理,充分運用政協智慧、政協力量和政協優勢,協力破難題、解新題,為推動湘陰高質量發展貢獻政協力量。
縣長李鎮江表示,湘陰將堅持長岳協同發展戰略導向,把握戰略機遇,在共建“一帶一路”、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中,找準湘陰發展的方位和著力點,實現大作為、促進大發展,奮力走在長岳協同發展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