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9日,市政協主席徐新楚主持召開“優化非公經濟發展法治環境”專題協商會議。市級領導唐道明、李摯、唐文發、羅陸平、劉曉英、黎四清、李平、萬五龍、秧勵、孔福建、彭世理、羅青,市政協秘書長張群望參加。
會議就市政協“優化非公經濟發展法治環境”調研協商監督工作情況作了說明,部分政協委員作了協商建言,相關部門負責人作了現場回應。
徐新楚指出,非公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我市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和強支撐,優化非公經濟發展法治環境勢在必行、意義重大。要提升 “四勢認知”:通過把牢看重支持的大勢,看清增長貢獻的位勢,用好 “非公十條”的優勢,打造核心競爭的勝勢。要聚焦“四大環節”:通過抓好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發揮前提、關鍵、防線、基礎這四層作用,用“法理情相融、適時適量適度”的原則來檢驗法治環境的優劣,切實加大依法、平等保護非公企業和業主的力度。要做好“四道算式”:做好簡政放權的“減法”,該放的全部放、放到位,還權于市場主體,為市場準入降門檻、創新創業增活力;做好強化監管的“加法”,堅持寬進嚴管,嚴格事中事后監管,以科學、高效的監管維護市場秩序和經濟安全;做好優化服務的 “乘法”,創新服務理念機制、方式手段,把公共和社會服務做到極致最優,為有效投資拓空間、企業辦事增便利;做好依法懲處的“除法”,嚴打非公經濟領域假冒偽劣、欺行霸市、偷稅漏稅、非法融資等違法違規行為,嚴懲侵害非公企業利益的“害群之馬”。要堅持“四個著力”:通過著力加強法制誠信教育,著力構建 “親”“清”政商關系,著力推進各類清單管理,著力形成部門監督合力,促進非公經濟發展法治環境不斷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