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久久精品_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_欧美国产日韩xxxxx_成人久久久久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質政協 > 理論研究

新時代政治宣言 中國夢行動綱領

時間:2018-05-03 00:00    來源: 岳陽政協網    點擊:

——學習十九大報告的認知感悟

胡編慶

我原原本本、認認真真學習了黨的十九大報告,為加深理解,還閱讀了有關高層領導和專家學者的解讀輔導文章。我深感“報告”內涵特別博大精深,意義極為重大深遠,在我心中,十九大報告是新時代的政治宣言,中國夢的行動綱領。下面從五個維度、用“五個字”匯報一下我學習十九大報告的認知感悟:

第一,認知感悟十九大報告之“新”

我學習十九大報告感悟最深的是新字多多、新意濃濃。聽之閱之耳目一新,思之悟之感悟一新,行之踐之氣象一新。我歸納有這樣10個方面的“新”。

1.輝煌新成就,精準新概括。這就是十九大報告第一部分總結五個來取得的十大輝煌成就,以及對取得輝煌成就所作的精辟概括。我之所以加上一個新字,這是因為縱觀中國歷史“史無先”,橫看世界各國“世無雙”,堪稱天下新的奇跡。“報告”所作概括這段話,特別全面、深刻、精辟、精準,給人以新的認知感悟。

2.進入新時代,確定新方位。十九大報告說“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報告中“新時代”一詞出現35次,可見其特別重要性。我理解新時代的提出,不屬于一般的時間時段劃分概念,而是審時度勢作出的十分重大的政治判斷。看了“報告”中關于新時代內涵的“五個時代”,就知道了這一判斷的科學性、精準性,以及我們所處歷史新方位肩負使命擔當作為的艱巨性。

3.矛盾新變化、定義新表述。十九大報告指出,在新時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發生新的變化,一方面人民的生活需要已不只物質、文化,已擴展為多元需要和高質量需要。另一方面,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已顯著提高,有很多方面已進入世界先進行列。十九大報告作出新表述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4.創立新成果,確立新指南。十九大最突出的亮點、最重要的歷史性貢獻,就是確立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成果,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并寫入黨章作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行動指南。十九大報告全面深刻地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形成和創立,及其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報告”中提出的“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都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要義的組成部分。我理解“八個明確”屬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十四個堅持”屬馬克思主義方法論。

5.制定新方略,規范新遵循。十九大報告制定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方略,就是上面已經提到的“十四個堅持”。我們黨過來已提出過全黨必須堅持“五個基本遵循”,即“基本理論、基本綱領、基本路線、基本經驗、基本要求”,十九大報告中已調整規范為“三個基本遵循”,即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略,并寫入新修改的黨章之中。

6.開啟新征程,奮斗新目標。十九大報告在第四部分“決勝全面小康社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對我們黨過去的“三步走”戰略安排和戰略目標,根據時代發展,制定了新的時間表、路線圖。即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后的30年,作出了兩個階段的戰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2050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把原“三步走”戰略目標提前了、升級了。

7.實施新戰略,振興新農村。十九大報告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具體規范了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這一戰略同原已提出的六大發展戰略一并寫入了黨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非常重要和必要,正如“報告”中指出的“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8.經濟新轉型、高質新發展。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度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克期”,強調“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并具體部署推進“質量強國”建設。

9.肩負新使命,擔當新作為。這是貫穿在十九大報告全文中的主要內容和要求,我認為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報告”中提出的“四個偉大”,即“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必須建設偉大工程”、“必須推進偉大事業”、“必須實現偉大夢想”。我們必須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呈交滿意的答卷。

10.組建新機構,履行新職能。十九大報告提出“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領導小組”、“設立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和保障機構”、“組建退役軍人管理保障機構”、“組建國家、省、市、縣監察委員會”,并闡述了這些新設機構的必要性,提出了必須履行的職能任務。

第二,認知感悟十九大報告之“強”

我學習十九大報告,感到通篇突出了一個“強”字,而且強得令人振奮、自豪和向往,這就是強黨、強國、強軍、強事業、強我中華。

1.建設強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十九大報告以很大篇幅、很重份量,強調加強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對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工程提出了總要求,作出了頂層設計,并具體提出了八個方面的任務、舉措和要求。“報告”強調要通過偉大工程建設,“不斷增強黨的政治領導力、思想引領力、群眾組織力、社會號召力,確保我們黨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斗力”。強調“把黨建設成為始終走在時代前列、人民衷心擁護、勇于自我革命、經得起各種風險考驗、朝氣蓬勃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強調我們黨要始終成為時代先鋒、民族脊梁,始終成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2.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十九大報告對強國建設有兩個很重要的提法,一個將原來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中的“國家”二字改為“強國”二字,這一字之變,內涵就大不一樣了。二是在原來所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中新增加了“美麗”一詞,這不僅內涵擴展提升,而且與“五位一體”中的五大建設相對應,即富強對應經濟建設、民主對應政治建設、文明對應文化建設、和諧對應社會建設、美麗對應生態文明建設,這就更科學、更完整了。十九大報告不僅提出了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個總目標,而且還部署從十二個領域推進強國建設,即航天強國、海洋強國、文化強國、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制造強國、質量強國、人才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貿易強國、體育強國。同時還強調建設強而“治”的法治中國、強而“安”的平安中國、強而“美”的美麗中國、強而“康”的健康中國,強而“智”的數字中國。

3.建設強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九大報告高度重視強軍建設,強調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報告”對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作了具體部署。強調要“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確保到2020年基本實現機械化、信息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力爭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至于強事業、強中華涉及范圍很廣,內容很多,就不一不細說了。可以說十九大報告的主旨要義,就是講如何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業建設,如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

第三,認知感悟十九大報告之“味”

我學習十九大報告深思細品,感悟到其中有很濃烈的“味道”,主要有濃濃的韻味、蜜蜜的甜味,還有火火的辣味,而且越細品,越覺得回味無窮。

1.濃濃的韻味是指站高望遠的時代韻味。十九大報告中的韻味,包括新時代、新使命、新征程、新作為的“新韻”;包括強黨、強國、強軍、強中華的“強韻”;包括時代高站位、政治高站位、理論高站位、創新高站位的“高韻”,還包括察大勢、謀大局、肩大任、鑄大業的“大韻”。“報告”中的“新高大強”韻味,已在前文中說過,就不再細說了。

2.蜜蜜的甜味是指以民為本的民生甜味。十九大報告中共有203處提到“人民”,還有多處提到“群眾”,可見人民群眾在“報告”中的地位和重量。整個“報告”充盈著敬民、為民、重民、愛民、親民、惠民的人民情懷,可以說這是新時代我們黨為人民服務的綱領和細則。“報告”強調“全黨同志一定要永遠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報告”強調“黨的一切工作必須以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為最高標準”、“必須把人民的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這些論述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綱領。“報告”對如何“加強人民當家作主制度保障”、“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所作出的部署,以及對“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婦女、老年人關愛服務體系”、“發展殘疾事業”所表達的大愛,這就是為人民服務的細則。聽了學了十九大報告的每一個中國人,特別是病人、老人、殘疾人、貧困人口、弱勢人群都會感到熱乎乎、樂滋滋、甜蜜蜜,都會充滿無限感激之情。

3.火火的辣味是指治黨衛國的強勁辣味。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四個偉大”之一就是必須進行偉大斗爭,并用“五個自覺”、“五個堅決”強調斗爭的自覺性和堅定性。“報告”中對管黨治黨嚴黨辣味很足,對反腐正風肅紀,強調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憾。強調堅決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報告”中對反敵衛國火藥味很足,提出堅決打擊各種滲透顛覆破壞活動、暴力恐怖活動、民族分裂活動、宗教極端活動。對猖狂的臺獨分裂勢力提出了“六個任何”的嚴正警告,即“我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方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這既是對臺獨勢力,也是對藏獨、疆獨、蒙獨、港獨勢力的警告,同時也是對西方敵對勢力,周邊反華勢力的嚴正警告。

第四,認知感悟十九大報告之“詞”

我學習十九大報告感悟到報告文章中的詞語運用很有特點。在這里不涉及文學、漢語學問題,我的出發點是想通過領悟這些詞語運用,能更深理解和更好把握“報告”的精神實質。

1.高頻多現詞語的運用。十九大報告中有很多詞語使用頻率特別高,多次反復出現,因為其內涵是核心、是根本、是關鍵、是重點,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深刻理解、準確把握和運用。如前文提到的“人民”一詞出現203次,因為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立黨宗旨、建黨初心、執政目的。還有“發展”一詞出現232次,因為發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務。還有“改革”出現69次、“創新”出現59次,因為改革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2.排比概括詞句的運用。十九大報告中這方面的排比概括詞句很多。有十九大前已提出的五位一體五大建設、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強化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持五大新的發展理念等。“報告”中首次提出或調整充實提出的有新時代內涵的“五個時代”、有基本方略的“十四個堅持”、有建設強國的“七大發展戰略”,有保障改善民生的“七個有所”、有鄉村振興的“五項總要求”,還有反臺獨的“六個任何”等等。這些排比概括嚴謹嚴密、精辟精準、深刻深透、有利于我完整系統地理解、把握和運用。

3.通俗易懂詞語的運用。十九大報告有很多群眾口語詞語,如在總結五年成就所說“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長期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還說“我們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要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等等。這些群眾化語言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讓人民聽得悅耳,聽得順心,聽得熱乎、親切。

4.言簡意賅詞語的運用。十九大報告用詞非常精煉,有的一句話、一個詞,可稱言簡意賅理深義廣。如對社會主要矛盾的表述,將原來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改為美好生活需要,這新改的“四個字”內涵大不一樣,美好生活不僅包括物質文化,還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還包括個人的全面發展、個人的價值追求。還有前文已經提到的“國家”改為“強國”,將強國目標加入“美麗”一詞,這一字之改、一詞之加,內涵就大大擴展和升華了。

第五,認知感悟十九大報告影響之“大”

十九大報告在我們黨內、國內影響之巨大,所有中國人都有耳皆聞、有目共睹,身處其境,感同身受。我這里要說的是十九大報告在全世界、全地球、全人類所產生震撼性影響。

先簡要說四個方面的數字:一是為熱烈祝賀十九大召開,全世界有178個國家、474個政黨由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政黨黨首發來賀電賀信1577份,世界沒有先例。二是應各國對十九大精神的饑渴期待,我國組織近30個對外宣講團組,到了近80個國家和地區宣傳介紹我們黨的十九大精神,這也世無先例。三是應不少政黨提出的要求,我國又召開了“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有120多個國家的200多個政黨的高層來華聽取交流十九大精神,這也是世界政黨史上未曾有過的先例。四是十九大召開后,我國外文出版社編輯出版英文版《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連首發式都還沒舉行,不到3個月時間就發行售購3000多萬冊,這也是世界上少有的。面對如此盛況,我國中聯部一位副部長用“開創性、突破性”六個字說了自己的感慨。有一位外國記者則深有感慨地說中國十九大“是在世界地圖前召開的盛會”。

中國十九大精神在全世界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這說明中國共產黨不僅是中國人民的領導核心,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指導中心。這說明當今世界都在關注中國發展、中國巨變,都在傾聽中國聲音、中國故事,都在研學中國方案、中國模式。對此,我也要說一句感慨的話:偉哉、雄哉、壯哉!我的黨、我的國、我的中華!

(作者系年過八旬的退休干部、市政協原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