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爭奇 市政協副主席、民建岳陽市委主委
說起我與人民政協的結緣,那是在1992年年底岳陽市第三屆政協起屆,我以民建岳陽市委籌委會機關專干的身份被推舉為第三屆市政協委員,至今已有二十七年。回首二十七年在市政協的履職歷程,從擔任政協委員到政協常委,再到擔任政協副主席,我不管工作崗位在哪里,始終都以一名政協委員的身份積極參政議政,為政協事業(yè)的發(fā)展盡職履責。
彰顯委員作為
三屆政協起屆后,我積極參與市政協的各種活動,調研視察、民主評議,充分履行委員職責。1995年參與了公安隊伍建設評議工作、1997年參與了全市農貿市場秩序調研工作、1998年參與了全市經濟環(huán)境民主監(jiān)督工作,但最讓我覺得發(fā)揮委員建言作用的是下面兩次活動。
1999年5月,市政協組織政協委員開展為期兩周的南湖水質調研工作,我有幸參加了這次調研。為全面了解南湖水質變差的原因,我白天跟隨調研組在南湖周邊開展調研,晚上和幾名激情滿懷的委員圍繞南湖走村串戶,與居民座談。周末深入電磁鐵廠和羊角山垃圾場進行現場勘探,查看污染源,收集第一手資料。在隨后召開的保護南湖水環(huán)境評議會上,我作了《緊急行動起來,防止南湖臭水變成毒水》的大會發(fā)言,得到了與會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高度肯定。現在南湖周邊綠樹成蔭、碧水清澈,徜徉其間,當年慷慨建言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1994年,針對城市化進程加快,全市多地出現土地閑置的情況。市政協組織委員們前往岳陽縣西塘、麻塘和汨羅市開展調研視察工作。經過幾天的實地走訪調研,我提出了《關于在西塘等地發(fā)展果園經濟的建議》,建議西塘等地結合丘崗山地優(yōu)勢,大力發(fā)展桃子、草莓、火龍果等果園經濟,走休閑旅游產業(yè)發(fā)展道路。今天西塘、麻塘已成為岳陽市民春季賞花,夏季品果的好去處。現在回頭再看市政協當年組織的視察建言活動,不僅盤活了閑置土地,也激活了農業(yè)產業(yè)轉型升級的路徑,為新時期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下好了“先手棋”。
體現委員擔當
政協委員既是一份政治榮譽,更有一份責任擔當。作為民建界別的一名委員,最值得回味的活動是參與1998年的防汛。
1998年6月,長江和洞庭湖全線超警戒水位線。6月的一天上午,我在市政協參加常委會,會議突然中斷,主席高碧云宣布:接市防指通知,市政協馬上組隊赴湘陰參加防汛,希望各民主黨派機關的政協常委隨市政協一同前往。我當時任民建市委專職副主委兼秘書長,二話未說,收拾行李隨同政協機關干部趕往湘陰縣白泥湖大堤。到達的當晚,我們顧不上休息,馬上進入戰(zhàn)斗狀態(tài),和當地部門溝通協調,為委員安排食宿和值班任務。我更是擔任了值班第一人,直接上了堤。
駐堤防汛過程中,由于氣溫高、水土不服、醫(yī)療條件有限,我們出現了浸泡性皮炎、急性腸胃炎等疾病,紛紛病倒。為了確保我們的責任堤不出任何閃失,我們幾個堅持輕傷不下火線,每天在10公里長的責任堤上要來回走上兩趟,3517工廠生產的軍用膠鞋都磨壞了兩雙。洪水似乎也在與我們防守人員較勁,一個多月持續(xù)超出警戒水位3米多,我們每天都緊繃安全弦,生怕漏遺任何安全隱患。超長時間的巡堤防守,我們每個值守人員都產生了疲倦厭戰(zhàn)的情緒,都希望水位早點退,好回家去睡個安穩(wěn)覺。但每天看到黑板上的水位通報,又讓人覺得心情沉重。整個7月我們都在大堤上防守,沒有回過一次家。雖然工作單調枯燥,身心疲憊,但只要出現險情,我們幾位委員不管值不值班,都義無反顧地沖到險情發(fā)生地,與駐地干群一起肩扛手提參與搶險。
8月中旬,經過2個月嚴防死守,水位退出警戒線,當接到通知回岳陽時,那一刻心情是無法描述的。我踏上返程的車,回望那頂帶了2個月的草帽,心中有回家的喜悅也有不舍的離別。回到家中,發(fā)現不僅瘦了幾圈,也曬黑了很多,脖子手臂上都留下了白泥湖大堤防汛的“擔當印記”。
凝聚委員共識
委員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委員們的力量是無限的。只要將委員們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思想共識,統一行動,就沒有翻不過的山,越不過的坎。
從2017年起,根據市政協安排,民建21名政協委員在我的帶領下,前往平江縣天景山村與21戶貧困戶開展結對幫扶工作。天景山村地處幕阜山深處,從市區(qū)往返需要6小時車程,尤其遇到雨霧冰雪天氣,行車安全面臨更大考驗。面對如此艱辛的扶貧工作,個別委員出現了不愿去、不想去的消極態(tài)度。針對這種情況,我一個一個做工作,多次召開扶貧工作調度會,將委員們的思想認識統一到扶貧工作要求上來,21名委員擰成一條繩,統一幫扶行動,與天景山的結對幫扶戶結下了深厚的友誼。2018年新春前夕,委員們前往天景山村開展春節(jié)慰問,行車至幕阜山腰突降大雪,山路濕滑,行車危險劇增,不得不停車休息。我召集委員們簡單商量,一致決定不因風雪而退縮,哪怕步行也要走到天景山。意志的力量是無窮的,委員們鼓足勇氣冒著風雪,經過3小時的跋涉,終于將溫暖送到了貧困戶手上。
三年來,民建的政協委員們牢記使命,同心同行,克服各種困難,采取出錢出力、聯系就業(yè)、推銷貧困戶的土特產品等方式,赴村結對30多次,投入物資和資金25萬元。經過委員們的共同努力,21戶貧困戶已全部實現脫貧。
二十七年來,我在政協委員的崗位上,積極履行職責,建言獻策,向政協提交了《關于加強校車安全管理的建議》、《關于積極推進君山生態(tài)休閑旅游業(yè)的建議》、《推進跨湖發(fā)展,加快擴城提質》、《關于加快推進環(huán)洞庭湖湖泊度假區(qū)建設的建議》等多個提案,有的直接被市委、市政府采用,有的轉化為了省級層面建議,為全市經濟社會發(fā)展貢獻了委員的智慧和力量。還有三年時光,我將在政協委員的崗位上履職卅年至退休,未來三年我會更加盡心盡力,為政協事業(yè)繁榮發(fā)展添磚加瓦,不忘初心,敬終如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