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久久精品_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_欧美国产日韩xxxxx_成人久久久久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質政協 > 理論研究

為萬世開太平

時間:2013-06-07 00:00    來源: 岳陽政協網    點擊:

一種符合國情的政治制度設計,是保證一個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60年前的1949年9月21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在北平中南海懷仁堂隆重開幕,標志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正式建立。歷史證明,這一制度設計和奠定了一種新型政治體制,為新中國的建立、發展乃至后來改革開放事業鋪平了道路。今天,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早已開花結果,牢牢扎根于中國大地,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面旗幟和一大亮點。而中華民族在這60年間更是實現了由“亂世”到“治世”再邁向“盛世”的三級跳。60年后驀然回首,人民政協制度的建立可以說是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借用宋代大思想家張載的一句名言,叫做“為萬世開太平”。

人民政協制度究竟設計了和奠定了一種怎樣的新型政治體制呢?我認為主要是如下三點:

一、一種新型的政黨制度

    眾所周知,西方的多黨制是一種競爭性政黨關系,以其互相攻軒、互相傾軋為世人所詬病。而舊中國的政黨之爭,更演變成兵戈相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世界政黨政治中獨一無二的創造,是一種嶄新的政黨制度。這種政黨制度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和諧式相處。和諧式相處的政黨關系,既符合中華民族“和為貴”的歷史文化傳統,也符合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政黨必須團結和聯合一切民主的進步的政黨的思想。它體現著一種具有中國特點的和諧的政治文明,并示范、實施和促進著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人民政協高舉團結和民主的旗幟,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的重要作用,著力營造合作、統一、和諧的新型多黨合作制氛圍,堪稱名副其實的“多黨合作之家”。

二是高效率運作。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具有政治資源浪費少、效率高的優勢,容易整合資源,形成合力。各民主黨派通過界別的形式,在人民政協這個舞臺有效地行使了參政議政職能。人民政協還通過開展各項視察調研、民主監督等活動,主動邀請各民主黨派參加,充分調動了各民主黨派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積極性。

三是諍友式監督。各民主黨派在人民政協組織中通過各種形式對執政黨進行監督,但這種監督,絕不是西方多黨制中那種窮追猛打、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政敵型監督,而是諍友式的監督。監督的出發點,是補臺,而不是拆臺;是幫忙而不是添亂。監督的態度是開誠布公、實事求是、肝膽相照。監督的方式,是民主評議、平等溝通和有序表達。中國共產黨歷來非常重視各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鼓勵民主黨派做中共的諍友、畏友和摯友,努力在統一戰線中、在人民政協中創造虛心納諫、暢所欲言的氣氛。

二、一種新型的民主形式

2006年2月,中共中央頒布的《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第一次明確提出:“人民通過選舉、投票行使權利和人民內部各方面在重大決策之前進行充分協商,盡可能就共同性問題取得一致意見,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重要形式。”協商式民主體現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中,以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合作共事為基本實現途徑。

西方國家普遍采取選舉的民主形式,體現在總統選舉、議會選舉和表決等社會政治生活的各個方面。但其在政治實踐中卻有其固有的缺陷,不能最廣泛地代表普通民眾的利益,而往往成為少數有錢人的政治游戲以及少數利益集團維護其利益的工具。中國特色的協商式民主的創立和實現,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一大創造,為人類政治文明提供了一種新型的民主形式,具有巨大的政治優勢。表現在:

一是充分地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人民政協的協商式民主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最廣泛的政治參與,其主體涵蓋了各黨派、各民族、各團體、各階層等社會各界、各方面人士。人民政協成立60年來,不斷適應社會各方面利益表達的需要,其組成界別已由解放初的17個發展到34個。這使得人民政協能夠廣開言路、廣求良策、廣謀善舉,使社會各群體中個別分散的意見、愿望和要求,通過協商式民主得到系統綜合地反映。

二是充分地體現了社會主義民主的多元性。人民政協協商式民主堅持求同存異的原則,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辮子,最大限度地包容和吸納各種利益訴求。政協委員遍布各行各業,與各界群眾有著廣泛的、千絲萬縷的聯系,為各方利益的政治訴求提供了有序的參與平臺。同時,協商式民主的內容十分廣泛,涉及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各個方面,可謂協商無死角、監督無無禁區。

三是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民主的真實性。人民政協協商式民主無論是在內容還是在形式上,都是為了更好地實現人民當家作主。60年來,人民政協三大職能的內容、形式和程序不斷得到發展和完善。政治協商是就國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進行協商;民主監督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建議的方式進行的政治監督;參政議政是政治協商和民主監督的拓展與延伸。更由于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協商式民主的作用,使得這一民主形式不斷完善,更加真實、有效。

三、一種新型的統一戰線模式

統一戰線就是一定社會政治力量的聯合。作為一種政治戰略和方法,在古今中外可謂屢見不鮮。如我國戰國時期的“合縱連橫”,就是統一戰線的運用范例。人民政協作為一種新型的統一戰線模式,不同于古今中外一切統一戰線形式,具有自己的鮮明特色和巨大優勢。 

一是具有與時俱進的發展性。60年來,人民政協積極適應我國不同歷史時期中心任務的需要,適應社會狀況的變化以及統一戰線的發展,不斷調整自己的界別構成,擴展自己的統一戰線領域,與時俱進。從最初的“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到“革命統一戰線”,又到“革命的愛國的統一戰線”,再發展到“廣泛的愛國的統一戰線”,現在是“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大團結的主要方式之一。

二是具有囊括一切的代表性。人民政協實行“大團結、大統一、囊括一切代表人物”的方針,其參加單位中包括了中國共產黨和八個民主黨派以及無黨派民主人士,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僑聯、科協、臺聯等各主要人民團體,

我國56個民族的代表人物,臺港澳同胞和各個界別的代表人士,匯集了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各個方面,真正體現了整個中華民族的大團結、大聯合。全國政協現有34個界別,政協委員以黨派、團體和其他界別代表的身份進入政協,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同時,參加政協的委員,又大都是來自各方面的專家,他們參政議政的自覺意識和能力比較強,因此,這種代表性,又是一種高層次的代表性。

三是具有求同存異的包容性!昂<{百川,有容乃大”。正如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所強調的:“人民政協要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擴大團結面、增強包容性!60年來,人民政協在愛國的前提下,團結社會各個階層,聯合各界社會人士,把不同黨派、不同民族、不同階層、不同群體、不同信仰以及生活在不同社會制度下的全體中華兒女都團結起來、凝聚起來,使之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人民政協尊重各黨派、各團體、各階層人士的特點,包容統一戰線成員在信仰、利益和觀念等方面的差異。政協委員無論來自哪個界別,無論從事何種職業,無論持有什么信仰,都享受平等的政治權利,都能夠在共同的政治基礎上充分表達不同的意見和訴求。同時,人民政協堅持民主的多數與少數相統一的原則,既反映多數人的普遍愿望,又吸納少數人的合理主張;既接受支持的、一致的意見,又聽取批評的、不同的聲音,從而能夠最充分地調動統一戰線廣大成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凝聚各方力量,集中各界智慧。

四是具有半官半民的靈活性。人民政協是黨領導下的具有政治聯盟性質的統一戰線組織,無疑具有官方性。它作為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寫進了《憲法》以及《黨章》,在我國政治生活中具有準權力性。另一方面,人民政協組織又不同于黨委、人大和政府,既無權力效力,又無法律效力,它不是國家的決策組織、權力機構,也不是執法部門和行政部門。人民政協這種半官半民的特點使其行使統一戰線職能具有巨大的靈活性和開放性。

綜上所述,人民政協事業是一項前無古人的嶄新事業,政治協商制度是一種嶄新的政治制度,是人類政治史上的一大創舉。當然,毋庸諱言,人民政協制度建立的時間還比較短,其職能的設計和發揮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今天,我們紀念人民政協制度建立60周年,撫今追昔,飲水思源,一方面要更加堅定地擁護和落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另一方面則應該與時俱進,把這一60年前開創的偉大制度不斷完善和推向前進。

(作者系民盟岳陽市委專職副主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