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久久精品_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_欧美国产日韩xxxxx_成人久久久久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質政協 > 理論研究

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歷史和現實的經驗

時間:2013-06-07 00:00    來源: 岳陽政協網    點擊:

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告訴我們,研究某一事物,要研究其本質,必須研究事物發展的歷史和現實過程,并善于通過對事物存在的綜合分析加以總結,形成經驗。所謂“本質”,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決定事物性質、面貌和發展的根本屬性”。因此,研究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必須基于民主監督的發展歷史來探尋其固有的根本屬性;必須基于我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現實環境來探尋其相對穩定的本質特征;必須基于我國基本政治制度來探尋其基本規律。

一、關于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歷史形成

中國共產黨歷來是把互相監督作為多黨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就必須進一步發揮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作用。中國共產黨要接受包括民主黨派在內的廣大群眾的監督,這一思想毛澤東同志早在延安時期就已經提出。早在1945年,著名民主人士黃炎培先生訪問延安時,與毛澤東同志談到歷史上許多政權“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現象,提出共產黨能否擺脫這種周期率。毛澤東同志樂觀地回答:我們已經找到了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才不會人亡政息。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黨制定的方針、政策正確與否,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事業的成敗和國家的興衰,非常需要聽到來自各方面的意見和批評,接受各方面人士的監督。1956年,中國共產黨提出了與民主黨派“長期合作、互相監督”的方針。毛澤東同志在闡述這一方針時指出:所謂互相監督,當然不是單方面的,共產黨可以監督民主黨派,民主黨派也可以監督共產黨。

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指出:“我們政治體制改革總的目標是三條:第一,鞏固社會主義制度;第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第三,發揚社會主義民主,調動廣大人民的積極性!彼麖娬{“人民政協是發揚人民民主、聯系各方面群眾的一個重要組織。中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繼續需要政協就有關國家的大政方針、政治生活和四個現代化建設中的各項社會經濟問題,進行協商討論,實行相互監督”。加強民主監督,有利于集思廣益,正確決策。鄧小平說:“由于我們黨的執政黨地位,我們的一些同志很容易沾染上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宗派主義的習氣。因此,對于我們黨來說,更加需要聽取來自各方面的批評和監督,以利于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克服缺點,減少錯誤。”1982年,民主監督作為人民政協的一項基本職能正式寫入政協章程,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大成果。鄧小平把政治協商和相互監督作為我國政治體制中的一種民主制度形式予以定位,這是對毛澤東八字方針的繼承和發展,實現了從方針政策到制度安排的創新,也使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之間的相互監督發展為對國家憲法、法律和法規的實施,重大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通過建議和批評的方式進行的民主監督,監督的領域、對象、內容都有了新的拓展。

2006年,中共中央頒發了《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中發[2006]5號),明確了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是政治監督,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自覺接受民主監督,要完善機制,在知情環節、溝通環節、反饋環節上建立健全制度,暢通渠道,提高民主監督的質量和成效。人民政協民主監督職能日趨成熟,逐步走向制度化、規范化。

二、關于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實踐

人民政協成立初期,特別是1954年后,全國政協和地方各級政協組織的經常性工作基于政權建設的需要,主要圍繞毛澤東同志提出的人民政協五大任務來組織開展,其工作機構、工作形式和工作任務在范式上大致統一。改革開放以來,人民政協的工作實踐及其理論研究主要是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來開展,民主監督正式作為人民政協三大職能之一被寫入章程。人民政協在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長期實踐中,領域不斷拓展,并且形成了一些成熟的、富有成效的、為各級政協所普遍采用的民主監督形式。在總結人民政協六十年工作實踐的基礎上,根據中國共產黨關于加強執政能力建設的需要,《中共中央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工作的意見》對人民政協履行職能作出了宏觀性的規范和要求。對民主監督的性質、地位以及內容、形式、程序進行了高度概括。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監督體系是由多種監督形式組成的,主要包括黨內監督、法律監督、行政監督、人民政協和民主黨派的民主監督、輿論監督、人民群眾監督等。這些監督形式從多角度、多層面共同構成比較完備的社會主義監督體系。民主監督作為人民政協的一項主要職能,以其獨特的特點和優勢,成為社會主義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是建立在政黨合作和各族各界人民協商共事基礎之上的,側重于上層建筑的完善、發展和大政方針、中心任務的確定與執行,與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相聯系。它是參加人民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通過政協組織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進行的監督,也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之間進行的互相監督,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通過提出意見、批評和建議的方式進行的政治監督。其主要形式有: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向黨委和政府提出建議案;各專門委員會提出建議或有關報告;委員視察、委員提案、委員舉報、大會發言、反映社情民意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評和建議;參加黨委和政府有關部門組織的調查和檢查活動;政協委員應邀擔任司法機關和政府部門特約監督人員;以及各專門委員會或界別小組開展的民主評議、行風評議或舉辦的政協論壇、知情問政的協商會、座談會、情況通報會、界別座談等。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具有層次高、視野廣、影響大的特點和優勢,是任何其他組織不能替代的。

各級政協十分重視發揮提案、建議案在民主監督中的作用。作為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一種重要形式,政協提案在民主監督工作實踐中表現出突出的特點:一是方便靈活。政協委員可以個人或者聯名方式提出提案,政協全體會議期間可以小組或者聯組名義提出提案;參加政協的各黨派、人民團體可以本黨派、團體名義提出提案;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可以本專門委員會名義提出提案。提案在時間和數量上不受限制,在選題上也有充分的自由。二是機制比較健全。從提案的提出、審查、立案、交辦、承辦、反饋等環節上,都已形成了明確的要求和規范的做法,并有制度上的保證。三是成效顯著。各級政協的實踐證明,政協提案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一種非常富有成效的形式。而建議案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一種鄭重形式,是政協組織委員通過專題調研,充分論證,由政協全體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向黨委、政府提出的重要建議。與提案相比,建議案涉及的內容更加重要,形式更加莊重。運用建議案這種形式,更易于發揮政協的整體功能,也更易于引起決策機關的高度重視。

從民主監督多年的實踐來看,它在推動我國民主政治建設中作用重要,效果明顯。一是拓寬了民主渠道,有利于黨委、政府充分了解民情,廣泛集中民智,實現決策的民主化、科學化。二是通過反映社會各階層的要求和愿望,使黨的各項方針、政策最能體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而密切黨同群眾的聯系,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三是有利于各民主黨派參政作用的發揮,促進基本政治制度的完善,更好地協調關系,化解矛盾,維護安定團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四是有利于我們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三、關于做好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思考

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在我國政治生活中具有獨特優勢和作用,與加強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要求相一致。要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就必須重視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要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就必須加強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如何從政治經濟社會的實際出發,正確認識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歷史地位,認真總結人民政協民主監督的成功經驗,建立科學、規范、可操作性強的民主監督綜合評價體系,對于探索新世紀新階段民主監督的新途徑,拓寬民主監督的渠道,進一步完善我國監督體系,從而進一步推動我國民主政治建設進程,推進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意義十分重大。

1.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必須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民政協的民主是一種有序的民主,民主監督是一種有組織的監督。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以協商討論和批評建議為主要形式的監督,它不是權力對權力的制衡,而是民主對權力的約束,本質上是一種民主權利、民主形式和民主渠道,目標是實現人民民主。人民政協民主監督與我國現實的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發展的狀況息息相關,通過有序的政治參與,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協調發展的基礎上得到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整個過程必須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有步驟、有目標、有秩序地進行,必須有利于加強、改善、完善中國共產黨對經濟社會的全面、核心領導;有利于提高中國共產黨領導能力和執政水平;有利于發揚政治民主與維護政治秩序的統一;有利于在團結穩定的前提下發揚民主,在發揚民主的過程中鞏固和發展團結穩定的政治局面。

2.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必須始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茖W發展觀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笨茖W發展觀有利于建立和諧政黨關系,是實現民主科學決策的基礎,為民主監督提供了良好的空間。我國實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派合作的政黨體制是根據我國自身的特點形成的,具有中國特色和優勢。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革命和建設實踐相結合的一個創造,是我國以人為本,運用科學發展觀的理念,對政黨、政黨關系和政黨體制,根據我國國情的一次創新。和諧的政黨關系是民主決策、科學決策的基礎。科學的決策過程包括:決策前較全面地掌握情況;決策中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決策后具備有效的監督、糾錯機制。人民政協具備其獨特的優勢,能夠從多方面、準確地掌握情況,發揮其智力密集的優勢積極建言獻策,發揮自身特殊的政治優勢實行民主監督,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人民政協在履行民主監督職能過程中,要立足于這一政黨制度的實際,立足于建立和完善科學的決策機制,始終堅持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保持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的同時,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設,形成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格局。

3.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必須始終堅持自我完善,不斷創新。

著力提升民主監督工作的狀態。作為政協機關工作人員和政協委員,要消除怕監督和不敢監督的思想,大膽工作,勇于實踐,時刻牢記自己肩負的時代重任,忠誠履職,樹立“無功即是過”,不搞好民主監督就是失職的責任意識,努力提高監督水平和能力。要把握黨政工作的大局,抓住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加強調查研究,“把脈問診”、找準“癥結”,“監”在點子上,“督”到要害處,增強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效。

創新民主監督工作的內容、形式和載體,突出解決民主監督工作不夠深、不夠廣、不夠實、不夠規范的問題。政協民主監督的內容幾乎涵蓋了黨委政府工作的各個方面。因此,政協組織要結合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實際,選擇黨和政府政策落實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圍繞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突出重點,進行監督。在工作實踐中,要緊緊圍繞經濟發展環境、民主法制建設及社會和諧穩定等重點內容履行民主監督職能。在把握民主監督內涵的前提下,探索民主監督的新形式,對于加大民主監督力度,增強民主監督實效具有重要的意義。事實上,政協進行民主監督本身就是一個運用不同形式的探索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形式經過實踐檢驗是切實可行的,被肯定下來,如協商討論、建議批評等;有的形式正處于實踐檢驗的過程中,需要繼續探索完善,如民主評議行風或干部,參與重大案件的調查等。民主監督的載體除了建議案、提案、社情民意專報外,聽證會、民主監督函、與新聞媒體合辦“政協委員之聲”、“提案追蹤”欄目等,都是值得探索和運用的?傊,政協的民主監督要通過適當的形式來實現,民主監督的強弱有賴于民主監督內容和形式的高度統一。

完善民主監督知情、溝通、反饋機制。要通過舉行知情問政會,主動邀請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政治、經濟、社會中的重要事項和黨政重大決策等問題向委員們介紹情況、答復問題、聽取意見,這既是政協委員知情參政的重要途徑,也是履行民主監督職能的有效形式。通過這種形式,既便于政協委員和社會群眾及時獲取黨和政府有關工作的信息,解決委員們因信息不充分而無法實施有效監督的問題,又有利于黨委、政府傾聽群眾呼聲,廣泛集中民智,作出正確決策,促進政務公開,密切干群關系。要建立“社情民意專報”制度,以直通車的形式,將政協委員反映的社情民意,直接快速報送黨委、政府主要領導。還可以與媒體合辦《政協論壇》、《委員視點》等欄目,在互聯網上開辟“民主監督之窗”,把民主監督與新聞輿論監督有機結合起來。

提高民主監督工作的組織化程度。民主監督是有組織、有秩序、高層次的監督,達不到一定的度,將難以奏效;超過一定的度,則會使政協自身力所不及,甚至越位。增強民主監督力度,主要是加強規范化、制度化建設,提高組織化程度。一是發揚敢為人先的精神,解放思想,先行先試,考慮在全國率先設立政協民主監督委員會;二是出臺《政協民主評議工作暫行辦法》,為民主評議工作作出制度性安排;三是對政協組織或委員提出的建議和批評意見,要有專門的機構和專人落實承辦,及時反饋辦理情況,使每條意見和建議都有答復,有結果;四是要進一步加強民主監督小組的工作,成立以主席會議成員牽頭的民主監督工作領導小組,提升民主監督小組的領導規格,以政協名義向黨政部門和司法機關統一委派政協委員擔任民主監督員,并不定期地印發《民主監督工作簡報》。

做好民主監督工作,對于加強民主政治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對于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機關效能建設,密切聯系群眾,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及時發現和糾正工作中的缺點錯誤;對于廣開言路、廣開才路,廣泛了解社情民意,促進決策民主化、科學化,凝聚各方力量共建和諧社會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湖南省政協主席胡彪針對民主監督提出“準確定位,把握適度”的方針,這是對做好民主監督工作經驗性的總結。履行監督職能,既要界定好范圍,找準問題的關鍵點,又要運用好監督方法,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求全責備,要量力而行。履行監督職能,要做到“五不”:不設想靠權力去監督;不隨心所欲,什么都監督;不站在對立面,盲目監督;不借題發揮,假公濟私,不操之過急,提出過分要求。

(作者系岳陽市政協原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