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久久精品_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_欧美国产日韩xxxxx_成人久久久久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質政協 > 理論研究

完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

時間:2013-08-14 00:00    來源: 岳陽政協網    點擊:

       完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政治文明

一、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定義

十八大報告在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部分明確提出要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我國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協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通過國家政權機關、政協組織、黨派團體等渠道,就經濟社會發展重大問題和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廣泛協商,廣納群言、廣集民智,增進共識、增強合力。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制度建設,更好協調關系、匯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加強同民主黨派的政治協商。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增強民主協商實效性。深入進行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積極開展基層民主協商

二、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在中國的實踐和應用

人民政協六十年的光輝歷程和重要啟示

把人民政協60年豐富的實踐經驗抽象為理論,在更高層面上推動工作創新和制度創新,是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和基本經驗。人民政協60年的發展歷程,實際上就是一個著眼于新的時代、新的實踐,不斷進行制度創新、工作創新的過程,也是一個以創造性的實踐為基礎,不斷進行理論創新的過程。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因此,必須把思想理論建設擺在人民政協各項建設的首要位置,以理論上的清醒保證政治上的堅定,以理論創新帶動各方面工作的創新。

協商民主彰顯中國智慧 人民政協煥發強大生命力

第一個階段,從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三三制民主政權到1949年的新中國成立,是協商民主制度在我國的產生形成期。1949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在北平舉行,標志著協商民主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實施。

第二個階段,從新中國成立到1954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人民政協代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職權,完成創建新中國的歷史使命,這是協商民主制度較快發展的時期。

第三個階段,1954年到1966年,人民政協作為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繼續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初步形成了我國選舉民主和協商民主相輔相成的格局。

第四個階段,1978年至今,人民政協歷史作用和現實作用的科學表述載入憲法,協商民主作為我國社會主義民主兩種重要形式之一,得到確立、發展和完善。2012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以此為標志,協商民主概念確立。

三、協商民主理論的發展

中國協商民主與西方協商民主的本質區別

協商民主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基本形式之一。人民選舉和決策協商,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的兩種基本形式。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實行人民選舉與政治協商這一雙重的政治民主形式。選舉民主是現代世界政治文明的體現,但是,當代西方國家的選舉制度,不能代表最廣大人民的利益,往往成為少數富有者的政治游戲和少數利益集團手中的工具。從形式上看,我國繼承了人類政治文明史上的這一成果,但同時與西方的選舉民主有著實質性的區別,即我國的人民選舉是真正體現人民當家作主、保障人民權益的選舉。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據憲法與法律的規定,選舉人民代表,由人民代表來選舉國家各級領導,組成國家權力機關,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

我國的政治協商制度與當代西方協商民主理論所提出的協商民主機制的一個本質區別在于,我國的政治協商制度首先強調的是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只有中國共產黨,才最大限度地代表了人民的利益。因此,沒有中國共產黨,也就沒有我國的政治協商制度。在協商民主的制度框架內,廣泛充分地進行政治協商,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

四、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在我國發展的優越性

中國的協商民主具有5大優越性

既關注決策的結果,又關注決策的過程,從而拓寬了民主的深度;既關注多數人的意見,又關注少數人的意見,從而拓寬了民主的廣度。

我國在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過程中將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這兩種民主形式創造性地結合,在保障人民行使投票權利的同時,運用協商民主,堅持求同存異,追求和諧相處,經過充分的協商,既尊重了多數人的意愿,又照顧了少數人的合理要求,最大限度地實現人民民主,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強調協調、商量、和諧,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政治智慧和思想開明,不僅是中國對人類民主追求和政治文明的重要貢獻,也為中國借鑒當代世界政治文明成果、置身當代世界民主潮流搭建了溝通和理解的橋梁。

從國家制度層面上看,中國的協商民主主要體現于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之中,人民政協是中國實行協商民主制度最基本的載體和最佳的實踐形式。

●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制度是指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和社會各界人士,圍繞改革發展過程中國家的大政方針以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問題,在決策之前和決策執行過程中進行協商的一項國家民主制度。

五、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在我國發展的必然性

發展協商民主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報告把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作為我國政治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這表明了我們黨對協商民主從認識到實踐都達到了新的水平。社會主義協商民主作為我國人民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重要內容。積極發展協商民主,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是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必然選擇。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要完善協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機制,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同時,強調要健全社會協商對話制度,廣泛聽取人民意見和建議;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積極開展基層民主協商。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要按照黨的十八大的決策部署,不斷健全各個層次的協商民主制度,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

六、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在我國發展的可行性

中國特色協商民主與選舉民主相互關系

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兩種民主形式緊密和有機的結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特點。它們的關系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前后相連、條塊結合、剛柔相濟、多少兼顧,總體上,是相輔相成。選舉民主與協商民主在我國現實政治生活中是相互補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協商民主與選舉民主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發展的兩翼,我們在推進協商民主的同時,不是否定選舉(票決)民主,而是要依然積極發展選舉(票決)民主。無論是選舉(票決)民主還是協商民主,都是不可替代的,缺一不可。

七、從理論上完善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

健全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的幾個問題

后發現代化國家政治發展的規律表明,這些國家在由傳統治理模式向民主政治模式轉變的過程中,一種民主的政治制度能否有效建立和運行,需要滿足多方面條件,其中關鍵性的條件之一,就是這些國家要存在民主的政治文化,特別是這些民主政治文化的信念要體現在國家的文化中,并且大部分能夠在代際之間傳承。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也需要一種與之相適應的民主政治文化支持,這種政治文化就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文化。

八、從實踐中推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制度

把協商民主這一重要制度運用好

要把協商民主這一重要制度運用好,尤其需要從黨委和政協組織兩個方面進行積極探索。從黨委來講,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按照中央關于把政治協商納入決策程序,堅持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之中的原則,確保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真正發揚民主。從政協組織來講,應以改革精神推進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制度建設,使協商民主有制可依、有章可循。應從制度上確保政協委員充分發表意見,在廣開言路、集思廣益中形成睿智之言務實之策,提高建言獻策的水平和質量;從制度上推進民主監督,對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的重大決策及其執行成效進行監督,并通過適當形式向決策部門通報或向社會公示;從制度上拓寬政協委員與人民群眾直接聯系的渠道,充分反映民意。

積極推進中國特色協商民主建設

中國長期形成的協商民主,是馬克思主義民主理論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共產黨在領導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的偉大創造。協商民主符合人類民主發展的內在要求和規律,它植根于中國的土壤,符合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反映了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體現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協商民主作為民主制度實現機制的主要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社會主義民主建設中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本文轉摘《求是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