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市政協副主席、民盟岳陽市委主委萬岳斌反映:養老問題是中國當今和未來的重大社會問題。一方面,養老資源緊張,一床難求;另一方面,各地高端養老機構空置率居高不下。從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五十不等,最高達百分之九十。這種境況讓許多開發運營商也感到寒從骨中生。而造成市場與消費的嚴重脫節,主要源自兩個方面:一是看到的只是巨大的市場前景,卻忽視了中國傳統的養老習慣,即養兒防老、在家養老。所以,目標市場很大,實際市場卻有限。二是價格偏高,從消費標準上將很多老人拒之門外。一個老人一個月需要支付1000——4000元不等,更高的甚至年費上十萬。
從更深層次來看,又離不開兩大因素的“催化”:一是缺乏對市場的充分調研,特別是沒有深入調研社會實際養老的需求和消費能力,在建設上帶有盲目性。二是地方政府缺乏對民營養老機構足夠的支持。民營購地成本高、手續繁雜稅費重,無疑就把成本轉嫁到養老對象上。另外,養老機構缺乏科學規劃,導致養老機構服務能力、水平乃至地域的不均衡。如何降低養老機構的空置務必引起我們高度重視。
一是科學研判養老形勢,規劃更合理。要準確分析本地區養老機構輻射半徑、潛在市場和入駐意愿,包括經濟承受能力和服務要求。切忌大搞高端化養老機構,因為能夠承擔高端養老費用的會選擇請保姆在家里照顧。
二是大力扶持民營養老機構,降低硬成本。養老機構是帶公益性和普惠制的機構,當地政府在科學合理規劃養老機構區域分布的基礎上,要給與民營養老更多優惠政策。他們是在為政府排憂解難,只有降低機構成本,才能降低資費標準。
三是注重優化養老質量,增強吸引力。不必在設施上過于奢華、高端,對老人來說,物質享受遠遠次于精神享受。在舒適、安靜、安全的基礎上,要特別加強老人精神心理方面的調護,以低價、優質、貼心的服務來贏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