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久久精品_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_欧美国产日韩xxxxx_成人久久久久

當前位置: 首頁 > 品質政協 > 理論研究

“堵”“疏”結合制止秸稈焚燒

時間:2013-11-05 00:00    來源: 岳陽政協網    點擊:

汨羅市政協委員、汨羅市政協秘書長李德君反映:汨羅,每到“雙搶”、秋收季節,焚燒稻草的現象隨處可見,汨羅城區煙霧籠罩多日,市內主要交通要道能見度降低。不僅在汨羅,在湘陰、平江、岳陽、長沙等周邊縣市,乃至全國各地農作物產區,在農作物收割季節,都存在亂焚燒秸稈的現象。因為焚燒秸稈導致空氣質量下降、霧霾天氣增加,引起車禍、飛機無法起降,引發房屋、森林火災的報道也常見于報端雖然相關部門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管理,但焚燒秸稈的現象仍屢禁不止。

焚燒秸難禁止,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農民的生產習慣和生產方式沒有改變。隨著農村燃料的煤化、氣化,對于農民而言,秸基本喪失了利用價值,加上對焚燒秸帶來的污染及危害缺乏充分認識,農民多年來一直采用焚燒這種既簡單又經濟方式處理秸。二是秸綜合利用率成本較高。粉碎回田、生物發電、生產飼料是當前秸稈綜合利用最常見的方式,但因回收利用企業運行成本和農民收集成本相對較高,在沒有政府部門相關政策扶持和財政補貼的情況下,企業和農民都沒有興趣對秸進行加工處理;特別是在南方“雙搶”時節,前期作物和后期作物銜接很緊,農民要在半個月之內完成收割、晾曬早稻及插播晚稻,這么短時期內對稻草進行處理成本更大。三是有關職能部門監管不到位。部門之間合力不夠,缺乏聯動機制,禁止焚燒秸的措施大多停留在口頭上,難以落實到位。

禁止焚燒秸,要做到“堵”、“疏”結合,禁令才能落實得下去,執行得徹底。

“堵”就是要主動宣傳焚燒秸稈的害處,查處亂焚燒行為。一是要通過媒體以及基層鄉鎮、村組干部進村入戶向群眾宣傳焚燒的危害和處理措施,做到家喻戶曉;二是進一步落實鄉鎮和村組在農作物收割季節的巡查監管責任,做到巡查全覆蓋、常態化;三是將禁止焚燒秸稈的工作納入各地區城鄉環境衛生整治的重要內容,進行綜合評價;四是要對不聽勸阻、執意焚燒的人員堅決依法嚴厲懲處,對監管巡查不力的縣(市、區)、鄉鎮嚴格按照有關責任追究辦法予以追究。

“疏”就是政府部門要引導、鼓勵、支持農民科學合理地利用秸稈。一是提供科學的利用方法。當前秸稈粉碎就地還田是最好的秸稈綜合利用辦法,要為農民提供秸粉碎機,將秸機械切碎翻耕還田、覆蓋還田,提高土壤供肥能力,減少化肥施用量,使秸稈“肥料化”;在糧食主產區成立生物燃氣公司,開發利用秸稈燃氣生物質能源,在各鄉鎮設立若干個秸稈收購點,專門收購廢棄秸稈,使秸稈“燃料化”;引進生物飼料廠,利用現代生物技術,通過粉碎、添加其他營業物質進行加工處理,改變秸稈原來的體積和理化特性,增加其適口性和營養,生產動物飼料,提高養殖效益,使秸稈“飼料化”。二是提供良好的政策支持。省政府出臺秸綜合利用相關政策文件,增加財政補貼,加快秸綜合利用;各縣(市)政府采取農機補貼或免費配送的方式為農民提供秸還田機、打捆機,有條件的縣(市)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引進生物發電廠和飼料廠;省、縣兩級財政對農民綜合回收利用秸,采取回收價格補貼和機械作業補貼等辦法給予適當利益鼓勵。